先亚集团

Seekya.cn

中文版 | English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先亚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销售网络
  • 科技研发
  • 企业责任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人力资源
  • 学术支持
  • 招标采购
  • 联系我们
集团新闻
行业新闻

行业新闻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> 行业新闻

学术前沿丨综述分析—《心血管疾病的新线索:红细胞寿命》(译)

时间:2025-04-10 10:25  作者:SeekYa  点击:267 次

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410102625.png

2023年5月,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在《Aging and Disease》在线发表了题为“New Clues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: Erythrocyte Lifespan”的综述。


该文综述了红细胞寿命与心血管疾病(CVD)的密切关联。研究发现,心力衰竭、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(AS)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红细胞寿命缩短现象,其机制涉及氧化应激、钙离子内流增加、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及磷脂酰丝氨酸(PS)暴露增多等。此外,常用药物(如他汀类)及医疗干预(如左心室辅助装置)可能进一步缩短红细胞寿命。研究强调红细胞寿命不仅是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标志,还可能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。
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410102640.png

01

研究背景

红细胞是循环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,负责氧气运输、酸碱平衡调节及免疫复合物清除等关键功能。正常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,但在遗传性疾病(如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)、慢性肾病、糖尿病等病理状态下,其寿命显著缩短,导致贫血。
近年来,研究发现贫血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,而红细胞寿命异常可能是连接两者的关键机制。然而,红细胞寿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具体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,亟需系统研究。

02

研究思路

本文通过综述现有研究,系统分析了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红细胞寿命的变化及其机制:

1、心力衰竭:氧化应激激活钙敏感钾通道,导致红细胞收缩、PS暴露,加速巨噬细胞吞噬(cryptosis)。

2、高血压:钙离子浓度升高、谷胱甘肽(GSH)减少及脂质过氧化增强,共同缩短红细胞寿命。

3、动脉粥样硬化:氧化低密度脂蛋白(ox-LDL)诱导红细胞溶血,释放血红素和铁离子,促进斑块形成。

4、血栓形成:变形红细胞通过增加血液黏度、释放促凝物质(如ADP、血红蛋白)促进血栓。

此外,文章探讨了遗传因素(如PIEZO1突变)、环境因素(吸烟、糖尿病)及药物(他汀类)对红细胞寿命的影响,并比较了多种红细胞寿命测定方法的优劣(如CO呼气试验、51Cr标记法)。

03

临床应用潜力

(1)诊断与预后:红细胞寿命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,用于风险分层及预后评估。例如,通过CO呼气试验无创监测红细胞寿命,辅助早期识别高危患者。
(2)靶向氧化应激:使用抗氧化剂(如N-乙酰半胱氨酸)或调节钙通道活性,延缓红细胞凋亡。
(3)药物优化:评估他汀类药物对红细胞寿命的利弊,探索联合用药(如达格列净)以改善贫血及心血管结局。
(4)器械干预:优化心脏辅助装置设计,减少机械性溶血风险。

总 结




本文揭示了红细胞寿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,为开发新型诊断工具和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。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明确其分子机制,并推动转化应用,以改善患者预后。

内容来源:http://dx.doi.org/10.14336/AD.2023.0506

Copyright 2004- 深圳市先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信息产业部:闽ICP备07069541号-1 全国热线电话:400-000-5669  网站地图

网络警察报警平台